近日,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2101班谌子婧同学接连收获爱丁堡大学(QS第27名)、伦敦国王学院(QS第40名)、格拉斯哥大学(QS第76名,奖学金1万英镑)和伯明翰大学(QS第84名)四所世界百强名校录取通知书。这位将教育学研究作为人生志趣的00后女生,用四年大学时光构建起“专业素养+实践创新+国际视野”的立体化成长路径,成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典型样本。

双轨并进:学生工作与学术追求双向赋能
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谌子婧也非常注重学生工作与学术追求双向赋能,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连续两年荣获校级奖学金,包揽校“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22年暑假,她加入学院“以吾辈之青春 赴乡村振兴之约”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赴十堰市郧西县店子镇,围绕基层社会治理、智慧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调研当地乡村振兴进展情况;24年寒假,她积极参与武汉市“寒假学堂”少年儿童托管班,并获共青团武汉市委表彰;在大一至大二担任班长期间,她展现出卓越领导力,成功组织多场班级品牌活动。同时,刚入学谌子婧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大学期间一直努力为师生服务、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在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以奉献彰显新时代青年担当。“班长经历教会我责任与担当,党员身份赋予我使命与视野,这两重身份的交织让我明晰了教育者的社会价值。”谈及身份转换,她的眼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破界创新:从跨境电商到教育革新者
2023年,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谌子婧所在团队斩获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A级竞赛)跨境电商赛道国家一等奖。“‘教育应激发创造潜能’的理念在这次竞赛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创新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她说道。在确定申请教育学研究方向后,这种跨界思维也直接体现在她的留学申请文书中,同时,该国家级奖项也成为申请材料中的差异化亮点,助力她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韧性生长:解码Z世代的压力管理智慧
在同时冲击雅思高分、维持专业排名、准备申请材料的“三重压力测试”下,谌子婧创造了独具Z世代特色的平衡法则。她将时间切割为“黄金三角”:清晨用《Educated》《原则》等成长类书籍开启认知升级,午后在图书馆进行沉浸式学术攻坚,夜晚则切换至“充电模式”——通过阅读推理小说训练逻辑思维,在Taylor Swift演唱会录像中释放情绪压力,更利用寒暑假在全球多个城市City Walk,用脚步丈量多元文化光谱。
“很多人觉得追星、旅行是‘不务正业’,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的教育观。”在她看来,偶像演唱会的舞台美学启发了“教学场景设计”灵感,京都禅寺的枯山水带来了“留白式教育”的思考……这种将生活体验转化为学术养分的本领,让她个人陈述中“教育应培养完整的人”的理念格外具象动人。“这些看似非传统的放松方式,实则培养了我的跨文化感知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她如此解读独特的压力管理哲学。

师道薪火:教育理想的接力与超越
在毕业论文致谢部分,谌子婧特别提到英语系的授课老师们,她动情表示:“老师们不仅传授语言艺术,更用教育热忱为我树立职业标杆。”这份师承情怀已转化为明确规划——未来将融合英式教育理念与中国教学智慧,探索创新型英语教学模式。
面对即将开启的留学生涯,谌子婧的行李箱中除了专业书籍,还有精心整理的《中国义务教育新课标解读》和湖北省中小学英语教学案例集。“我想让世界看见中国教育的改革智慧。”这位22岁的教育追梦人,正在笔记本上勾勒着更宏大的蓝图:期待能够将“教育强国”的故事带入国际学术论坛。
三维育人:国际化人才的立体成长路径
谌子婧的成长轨迹,深刻印证了外国语学院“专业素养+实践创新+国际视野”培养模式的有效性,为我校新文科建设提供了生动注脚: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通过《语言文化工作坊》《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等系统课程,助力她雅思斩获7分;在实践创新层面,学院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把企业搬进校园,把经理请进课堂,通过“接地气”的商务英语方向专业实习实践,她所在参赛团队的商赛方案与教育学研究产生剧烈化学反应;在全球视野拓展中,学院搭建的“提赛德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平台,让她早在大一便对海外留学产生了向往。“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单向度的人’,而是能在文明互鉴中创新教育模式的使者。”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何敏表示。
面对学弟学妹们,这位“准伦敦学子”给出真挚建议:“拒绝精神内耗的秘诀在于构建专属‘目标坐标系’,让每个日常选择都指向终极理想。”此刻,站在大学时光的终点与教育人生的起点,谌子婧在朋友圈写下新的签名:“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这把从湖北这片热土燃起的理想之火,即将在大洋彼岸绽放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