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新闻

【轻外故事丨社会实践之十二】外语学院助力乡村振兴 多元构筑“三下乡”实践育人四堂课

作者: 赵玲 曹红波 陈瑶 严念 张斌杰 王雅蓉 王晓燕 审核:潘春波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8-24 10:10:10 点击数:

近日,外国语学院“笃行”社会实践队再次来到十堰市郧西县店子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店子镇党委书记刘宁、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潘春波共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学院进一步深化了与店子镇的合作。

“红色”教育+乡村振兴,上好“思政课”

7月21日上午,实践队一行来到店子镇前庄村,结合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内容,开展了“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宣讲活动,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群众中入脑入心。店子镇镇长张泉水,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潘春波、分团委书记,前庄村党员干部及实践队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实践团队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张斌杰围绕党的二十大主题、党过去十年取得的成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五个方面,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生动讲解。

党史教育+乡村振兴,上好“历史课”

“什么是红军?红军是工人农民的军队,红军是苏维埃政府指挥的军队,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郧西县关防乡红二十五军长征旧址,这张《什么是红军》宣传单见证了红军长征时期如何播撒革命火种,让现场参观的实践队队员们十分动容。

“同志们,请往这边看,这座房子就是红二十五军223团政治部旧址,当年红军来到郧西,在二天门、丁家坪村都建立过根据地,为咱们关防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讲解员介绍道。师生们通过聆听先烈们的奋斗事迹、参观革命文物、观看纪录片等方式,汲取奋进力量,激发了强大的爱国热情。据了解,郧西县是当年红二十五军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在这里,红二十五军力量不断壮大,之后进入陕北与中央红军会师。

参观学习后,实践队一行从红二十五军223团政治部旧址出发,沿着红军曾经走过的足迹进行了10公里的徒步,一路上大家不畏酷暑、踌躇满志、英姿勃发。

产业调研+乡村振兴,上好“经济课”

你见过高山上养羊吗?7月21日,实践队一行聚焦当地“五大秦巴”特色产业,先后参观了前庄村、天宝山村、店子村,对当地香菇、连翘、冷水稻、艾叶及马头羊等产业进行了调研考察。

张泉水介绍,马头羊产地主要集中在鄂西北地区,以郧西县分布数量最多、质量最优。在海拔1300m的半山腰,店子镇马头羊的养殖基地就建在此处。该基地采用全自动化养殖模式,以科技赋能马头山羊的养殖培育–生产加工–市场销售全过程,采用智能监测管控养殖基地内部环境,实时调节湿度、温度和风度,并对马头山羊定期进行自动称重、粪便收集、植入耳标,积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

店子镇前庄村村委书记桂千东表示,该村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种植烟叶、二花、板蓝根、连翘、白芨及苍术等中药材,大力发展订单经济,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打造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格局,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除此之外,由于当地地形多以山地为主,农户们大量种植高山冷水稻,灌溉用水均是山泉水,全程原生态无污染。此种稻米口感软糯香甜,备受消费者青睐。

据悉,近年来,店子镇以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谋划打造了秦巴香菇、秦巴艾叶、秦巴拐枣、秦巴马头羊、秦巴小黄牛等“五个秦巴”特色产业格局,着力发展以店子村旅游观光、天宝山村“七小业态”、铁山寺村文旅融合多样化庭院经济,在七里沟、三岔沟、龙洞沟发展以艾叶、金银花、连翘等中药材产业为主的沟域经济,在前庄村至瓦架子村一线发展以烟叶产业为主的订单经济,推动“三个经济”“三新主体”“百千万工程”“六大农业产业链”联动发展,让条条山沟流金淌银,让行行业业兴旺发达,让家家户户增收致富;聚焦户厕改造、垃圾分类、乡村公路建设等重点工作,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人居环境大幅改善。该镇以扎实的产业发展基础、有力的乡村建设举措、优美的自然人文环境,成为各类院校开展实践活动的桥头堡。

实践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第一时间将调研考察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记录在册,形成了近30000字的调研报告。

英语教学+乡村振兴,上好“互动课”

7月23日上午,实践队带着“暖心课堂”走进店子镇初级中学,四位本科生队员为即将升入初三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英语互动教学课。

教学环节开始前,团队成员为学生们分发了学院捐赠的文具套装及科普、文化类书籍,收到爱心物资的孩子们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拆开使用、阅读。实践队将学院的温暖通过赠送学习物资的形式,传递到了鄂西北的大山深处,鼓舞孩子们坚定信心、努力学习。

课上,队员们为同学们播放了外国语学院制作的“读懂中国”思政育人栏目作品《十年非凡成就》,队员汪子怡通过解读此双语视频带领同学们领略了杂交水稻、高铁等非凡成就,鼓舞同学们踔厉奋发、奋勇争先;郭文慧讲授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英文表达方式,用英语介绍了郧西县本地享有盛名的七夕节,引导同学们学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国声音;魏宇宁以英语版自我介绍开场,鼓励同学们大胆用英语展现自我,通过双语讲解辅以图片展示的形式,介绍了自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努力激发同学们对大学的向往之情;许丹丹结合自身经验,向同学们分享了一些减压小技巧,并通过开展游戏互动,引导同学们勇敢面对压力与烦恼,鼓励大家莫负韶华,用有限的时间创造无限的可能。

课后,实践队员们向初中生们发起了“一封信的约定”活动,书信为媒、字作桥梁、爱化屏障,旨在帮助同学们排忧解难,分享彼此的学习与生活,同时激发同学们的向学之心。

长期以来,外国语学院始终把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多元构筑“思政课”“历史课”“经济课”“互动课”等四堂课,把大学生的青春课堂延伸到了乡村,把社会实践的实施路径与乡村振兴丰富内涵有机融合,有效提升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育人实效。

下一步,外国语学院将充分发挥学院人才、资源、信息优势,深化校地合作,为店子镇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出智出力,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壮大,助力农民增产增收。